韩国零售业和餐饮业商家倒闭人数激增,凸显韩国内需持续低迷的严峻现实。
韩国国税厅6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共有1008282家个人和法人企业申请倒闭,这是自1995年相关统计开始以来的最高值,比2022年增加了21795家。
值得关注的是,零售业和餐饮业的倒闭数量占到了总倒闭企业数的近一半,这直接反映出这两个行业受到内需萎缩的沉重打击。 2019年,倒闭企业数量为922159家,之后一度有所下降,2022年降至867292家。但新冠疫情导致的消费低迷和随后的高利率环境持续发酵,最终导致2023年倒闭企业数量激增超过11万家,并延续了2022年的增长趋势。
2023年的企业倒闭率也出现上升。全年倒闭率为9.04%,略高于2022年的9.02%。这意味着,去年每10家企业中,接近1家都关门歇业。
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的行业成为倒闭潮的主力军。其中,零售业倒闭企业数量高达299642家,占总倒闭企业数的29.7%;餐饮业倒闭企业数量占比达15.2%。这两个行业倒闭企业数量之和约占总倒闭企业数的45%。此外,房地产行业(11.1%)、批发和商品中介行业(7.1%)以及受建筑业低迷影响的建筑业(4.9%,共49584家)的倒闭比例也较高。
在倒闭原因方面,“经营不善”占据了半数以上,共有506198家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占比达50.2%。这比2022年增加了2.4万家以上,首次突破50万大关,也是自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首次出现“经营不善”原因占比超过一半的情况。 其他原因导致的倒闭企业数量为449240家,其次是转让(40123家)、法人转换(4471家)、行政处罚(3998家)、解散/合并(2829家)、季节性企业(1089家)等。
从行业来看,倒闭率在集中小型企业的行业中尤其显著。零售业的倒闭率高达16.78%,创下2013年以来的11年新高。餐饮业(15.82%)和人力资源服务业(14.11%)的倒闭率也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