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当地时间),英国财政展望引发担忧,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国债和英镑暴跌,股市也随之下挫。基尔·斯塔默政府实际上放弃了5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430亿元)的福利削减计划,加上被认为是“财政鹰派”的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可能辞职的消息,加剧了市场不安。
据《金融时报》(FT)和彭博社等主要外媒报道,当日英国国债价格暴跌,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日之内飙升超过20个基点(0.2个百分点),突破5.4%。英镑兑美元汇率下跌超过1%,盘中一度跌至1.35美元附近。英国股市基准指数富时100指数逆全球股市上涨趋势下跌0.12%。
此前,英国政府搁置了作为旗舰政策的福利改革方案,加剧了财政担忧。该法案大幅削减了政府对残疾人和长期病患的援助金和津贴,旨在削减50亿英镑的支出。但由于党内强烈反对,法案几乎肯定会被否决,斯塔默首相为推动法案进程,暂停了该法案的核心内容——个人自立支持金(PIP)资格修改。
雪上加霜的是,财政大臣可能更换的担忧加剧了市场的剧烈反应。来自英格兰银行的里夫斯大臣在倾向于财政扩张的工党政府中扮演着某种制衡作用。然而,围绕福利削减的党内不满和批评矛头指向了里夫斯大臣。斯塔默首相也没有积极保护里夫斯大臣。当日在议会,面对保守党领袖凯米·巴德诺克议员关于里夫斯大臣去留的质询,斯塔默首相虽然表示“感谢”,但却回避了明确答复。之后,有画面捕捉到里夫斯大臣似乎情绪激动,拭泪。
伦敦金融服务公司Valinor Group分析师凯尔·查普曼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斯塔默在议会没有全力支持里夫斯大臣,这给了市场致命一击。”“每当对财政崩溃的担忧加剧时,债券投资者就会立即抛售国债,从而重复了特拉斯事件的类似情况。”
“特拉斯事件”指的是2022年保守党籍首相丽兹·特拉斯推行减税计划后遭遇市场逆风的事件。当时,特拉斯首相未制定适当的资金筹措计划,便以利于经济增长为由推行减税计划。但投资者并未相信特拉斯首相,而是担心财政崩溃,抛售英国资产。英镑兑美元汇率暴跌至接近1:1,国债收益率飙升,市场陷入巨大混乱。最终,特拉斯首相在就职44天后辞职,留下“英国最短命首相”的骂名。
投资咨询公司LB Macro创始人路易吉·布蒂利奥内表示:“如果英国政府不采取果断措施恢复市场信心,那么国债收益率可能会像特拉斯事件期间那样急剧上升,英镑可能会暴跌。”“那样的话,政府最终只能举白旗。市场永远是赢家。”
斯塔默首相最终试图进行补救。他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里夫斯大臣的情绪激动“与政治无关”,是“个人原因”。他还强调说:“里夫斯是一位出色的财政大臣,我们一起工作,一起思考。她还会担任很长时间的财政大臣。”
专家们认为,为避免财政恶化,斯塔默政府可能会在今年秋季增税。彭博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丹·汉森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国债收益率上升表明,市场对英国财政新闻有多么敏感。”“增税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