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村
财经

【仁川海洋论坛】“北极航线开发各国竞争激烈…韩国需科学应对”

在7月3日于仁川延寿区松岛Convensia举行的第六届仁川国际海洋论坛第二阶段会议上,海洋环境和气候专家围绕“北极航线开辟与通过蓝碳实现可持续海洋产业”主题展开了讨论。

本届论坛重点讨论了作为21世纪最重要海上资产之一的北极航线开发。在题为“北极航线开辟与通过蓝碳实现可持续海洋产业”的会议环节中,海洋专家们分享了北极航线开发的全球趋势,并进行了深入探讨。

由浦项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李基泽担任主持的讨论中,极地研究所所长申亨哲表示:“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冰川融化,北极航线正在开启。北极航线将成为气候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申所长指出:“自1979年以来,覆盖北极的冰层减少了20%,有研究结果显示,到2050年,贯穿北极的北极横贯航线也可能开通。各国都在争相开发北极航线,韩国需要采取细致而科学的应对措施。”

他强调:“韩国在科学、造船技术和政策应对等三个领域拥有独特的优势。虽然融资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但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韩国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有效应对北极航线开发这一议题。”

海洋水产部正在组建专门工作组(TF),以推进李在明总统的大选承诺——“北极航线开发”,并制定北极航线商业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

国立群山大学海洋生命科学系教授金周炯介绍了海藻蓝碳研究现状及其在北极生态系统中的潜在作用。他解释道:“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海藻也具有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碳汇的‘蓝碳’功能。有研究论文表明,海藻吸收的二氧化碳能够长期封存,因此人们对海藻的关注日益增长。”

目前,获得国际认证(IPCC)的海洋碳汇包括盐角草和海草,但海藻尚未获得认证。

金教授表示:“具有碳吸收功能的海藻能否适应北极生态系统,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也存在偏好寒冷海域的海藻,因此还应关注随着气候变暖,海藻向北极生态系统扩张的可能性。”他还补充道:“基于这种可能性,挪威和俄罗斯也在进行海藻养殖研究。韩国也在积极开展关于海藻和潮滩碳吸收功能的科学研究,因此也应该关注这一问题。”

庆北大学生物系教授尹浩成介绍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蓝碳政策修订过程,并就韩国型蓝碳信用制度进行了报告。

尹教授说道:“在日本,企业种植海草并获得相应碳排放权的案例很常见,而且这些种植活动经常会邀请孩子们参与。参与的孩子们都感到非常自豪,因为他们参与了拯救地球的行动。”他表示:“韩国对海藻的研究非常活跃,政策响应也迅速,我相信韩国成为蓝碳领域的领导者指日可待。”

发表评论